气候周

北大-巴政气候周系列报道之一 2024北大学生年度人物钱美利的故事


5d08e9a37b2b42f7824de83fe6848124.png

编者按:

2024年10月21日-25日,在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法国驻华大使馆、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战略支持下,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巴黎政治大学环境转型研究所成功承办“北大-巴政气候周——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呈现”系列活动。该活动被列入中法建交60周年官方活动目录。

“北大-巴政气候周”活动吸引了来自两校的数十名学生参与,钱美利就是其中一位优秀青年代表。近日,我们欣喜地获悉钱美利同学被评为2024年北京大学学生代表人物。

以下文章改编自北京大学对她的专访,让我们一同走进钱美利的世界,感受她的成长与追求,见证中法文化交流的蓬勃生机。

做美美与共文化使者

让世界向善发展

在国际交流合作的宏大议题中

她的故事,关于新时代青年的

梦想、勇气与担当

从北大,到爱国关天下

跨越山海,踏行全球

探寻世界的多元与可能

她是2024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

钱美利(Meili Qian VERGNOLLE)

国际关系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双学位硕士项目

法国研究生

中国教育部“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

首批留华学生代表

fffd4c857f3544b1b02021af75e133bd.png

交流无界,绽放国际友谊之花

跨越山海,牵起四海友谊的纽带。融汇东西,搭建沟通世界的桥梁。作为在多元文化中浸润成长的中法混血,钱美利深信“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带着对世界和中华文明的热爱,2019年,钱美利开始了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学习,主修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同时辅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03f9304820844f0c8d85091383d33195.png

钱美利在“北大-巴政气候周”北汽新能源蓝谷园区参访交流活动中发言

aee8b3d553e44e2fa399baa41c4aa6a0.png

“北大-巴政气候周”北汽新能源蓝谷园区参访交流活动合影

作为一名全球治理与外交学的学生,她深知文化交流的意义无可替代,多样化的文化互动是消弭偏见、化解误解的最佳途径。上升到国际关系的层面,钱美利更加坚信心灵相通的力量。在担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生助理期间,她亲历了基地在中美贸易战、中印边境冲突等国际关系紧张时期举办的国际学者讨论会。这些会议通过个体的对话与思想的交锋,为复杂的国际局势注入智慧与解决方案,展现了人文交流在化解矛盾、促进理解中的独特价值。

在担任巴政联合国社团外联部部长期间,她与社团其他成员共同致力于为法国学生提供参观驻法使馆、与不同国家外交官深入交流的机会,学习国关前辈们的经验与心得。在担任北京大学就业中心国际组织人才办公室(PKUIO)部长期间,她与办公室秘书长和其他学生助理一同邀请驻华国际组织官员走进校园,举办“国际组织首席代表谈”活动,为有志于国际组织的北大学子分享如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机构的职业发展路径与申请技巧。她相信,唯有通过持续的人文交流,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架起理解的桥梁,让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人们在相互理解中共同前行和成长,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433aa841f7fb4f6eb6ce832d38fa262a.png

2024年钱美利在巴政联合国社团主席团合影

勇踏梦旅,聚焦全球性议题

硕士期间,钱美利则选择攻读北京大学与巴黎政治学院的双学位项目。作为在国际关系学术领域备受认可的选择,巴黎政治学院是她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学府。加之家庭背景的影响和对欧洲事务研究的兴趣,她毫不犹豫地继续踏上本专业的深造之路。

在巴政学习期间,她曾多次前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参加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妇女教育、缩短科学教育性别差异鸿沟等主题的活动与论坛,也曾赴德国柏林出席北极圈论坛,与各国科学家与政治家共同探讨气候变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与挑战。在参与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时,她第一次深入了解巴西原住民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的角色,并对其治理范本展开研究。亲身投入偌大的全球气候治理框架,并与大洋彼端的边缘群体产生联结,这样的别样体验让她感到弥足珍贵,也让她对全球气候治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此,钱美利积极参与了2024年北京大学与巴黎政治大学联合主办的“北大-巴政气候周”活动。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的特别呈现,这一系列活动旨在深化中法两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合作,探索全球气候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在气候周期间,她与来自两校的师生围绕全球气候治理、气候金融、城市与交通、可持续消费与行为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通过实地参访故宫“零废弃项目”和北汽蓝谷园区、参加领导力工作坊强化对气候议题的理解。她还特别参与了“可持续城市与气候政策”专题研讨会,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城市在气候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及政策实施路径9。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她的学术视野,也让她更加坚定了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信念。

90810d973c914186832713be05670be7.png

2024年10月“巴政-北大气候周”在北京大学顺利开幕

10749453dd774e57b951783c28cf949f.png

钱美利参加“北大-巴政气候周”全球气候治理与谈判专题研讨会

“全球的议题最终指向的,恰恰是我们的行动。越去了解,越去学习,就越会发现你可以做的其实很多。每一次阅读,或者每一堂课的某一个关键词,都可能让你意识觉醒,然后让你去深入了解一个议题。之后你就可能走近他们,开始理解他们,那就是改变的开始。”

在钱美利看来,北大和巴政在教育理念和授课内容上的差异形成了完美的互补,让她在学术和实践能力上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北大追求学术严谨性和理论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用理论工具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而巴政则看重校园和职场的过渡,在作业形式上多以政策报告为主,训练学生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实操能力。

221f52080c824e0c87c9903ff5d29c0d.png

69cd81e6ef0d492286ba10ab2de45cb4.png

钱美利在“巴政-北大气候周”期间调研故宫零废弃项目

“到了北大后,你会发现自己是星星,而非孤悬天际的月亮或太阳。在这里,每一个优秀的个体都闪耀着自己的光芒,彼此辉映,汇聚成一片璀璨的星海、一条壮丽的银河,照亮着整个世界。而你,会被激励成为这星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颗星,既与群星共舞,也以自己的光芒为这世界增添一份独特的光彩。”

两个国家、两所学府的气质底蕴,在这位追寻理想的青年身上深厚交融,共同激励着她以谦逊之心对话世界,以无畏之姿追寻梦想。

心灵向善,推动世界美好变革

作为法国留华学生,钱美利尤其关注中法关系,在学术研究上也有所侧重。她希望发挥自身国际化背景与语言能力,搭建中法沟通的桥梁,促进两国在科技、科研、教育、文化遗产等领域的互相学习和深度合作,发掘各自的潜力特质,实现互惠共赢。

在她巴黎求学期间,恰逢中法建交60年。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属于北大人的声音,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智慧与力量。她曾先后受邀参与中法青年圆桌论坛、和合文明论坛,发表题为《根脉的回声与星辰的召唤:为文化传承与科技革新而对话》的演讲。6月,在中国教育部与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共同举办的首届中法教育发展合作论坛上,她作为志愿者帮助主办方接待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法国科学家GérardMourou,并协助“基础科学、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会议”的召开。之后,她作为法国发言学生代表出席中国教育部组织的“中法青年交流与共同未来”中法学生座谈会。同月,在中国教育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中国驻欧盟使团在法国巴黎共同举办的“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启动活动上,钱美利被选为倡议首批留华学生代表之一。10月,钱美利积极参与了中法建交60周年官方活动:北京大学与巴黎政治大学联合主办的“北大-巴政气候周”活动。

db14cdfe64c547a9953f9a045360cecf.png

“北大-巴政气候周”专场气候讲座在法国文化中心举行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钱美利始终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坚信政治的终极目标应是实现人民的福祉,国际政治应旨在让全世界人民都能享受和平与幸福。

“一个人的努力也许无法立刻带来惊天动地的变革,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所到之处都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然后像蝴蝶效应一样,这份美好可以从作为起点的自己开始,翻山越岭,跨过重洋,与更多志同道合者相遇,再将这份美好传递到更远的地方,直至抵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燕园数载,赋予了钱美利开放包容的心态,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她愿用所学所感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构建一个更加互信共通、文化繁荣、向善发展的世界。

8b0aa6ee67fd4be180d3d1dca199f62b.png

钱美利参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巴黎总部活动


爱国关天下,四海为一家

未来,钱美利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学海泛舟,步履不停

探索政治的脉络,触摸世界的脉搏

让文明交流互鉴的光芒

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

写下最生动的青春注脚

d7aa16e64da24599ba5c448873e3078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