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国际妇女节|大气候对话与CGTN Climate Watch开启合作 推出首期播客
    值国际妇女节之际,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气候未来全球创新实验室打造的跨界交流平台——大气候对话(Beyond Climate Dialogue)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第一档英文气候播客Podcast气候观察(Climate Watch)联手制作一期节目,邀请到罗马俱乐部首位中国女性成员、野声教育创始人姚松乔,围绕女性领导力与气候行动展开精彩对话。 节目链接:https...
    2025 / 03 / 11
  • 妇女节专场 | 气候与性别协同治理策略研讨会成功举办
    气候行动与性别平等是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两大目标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25年是《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同时也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三十周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在《巴黎协定》和《北京宣言》及《行动纲领》达成的过程中均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鉴于此,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气候未来全球创新实验室(CForce Lab)与中国...
    2025 / 03 / 05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我院顺利启动
    2025年2月27日,由北京大学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低云辐射干预地球工程及其气候效应理论与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功召开。项目跟踪专家复旦大学张人禾院士、国家气候中心张培群研究员,项目咨询专家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朴世龙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翟盘茂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郄秀书研究员、清华...
    2025 / 03 / 04
  • 我院推出全球多源高分辨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排放清单
    1 背景与意义:填补全球环境数据空白 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挑战之一,已对自然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国内外顶尖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整合,正式推出了全球多源高分辨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Global Emission Modeling System, GEMS)。GEMS清单首次覆盖了2...
    2025 / 02 / 28
  • 双聘教师洪松柏揭示中国农业非CO₂温室气体时空变化
    研究背景  甲烷(CH₄)和氧化亚氮(N₂O)是除二氧化碳外的重要温室气体,其百年尺度全球增温潜势分别为二氧化碳的27和273倍,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农业贡献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甲烷和约二分之一的人为氧化亚氮排放,且这种贡献可能随着未来人口和粮食需求的增加而进一步增长。中国作为全球人口和农业大国,亦是农业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大国。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估算方法和数据的局限,中...
    2025 / 02 / 28
  • 国际交流 | 我院双聘教师戴瀚程率队赴欧访问多家碳中和研究机构
    2025年2月23-26日,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戴瀚程率队赴意大利米兰参加欧洲地平线旗舰项目"NEWPATHWAYS"启动会,并赴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开展学术访问。此前,戴瀚程研究员受国际同行提名、作为我国学界代表入选该项目Associated Partner。出访期间,戴瀚程与来自全球的百余名学者围绕碳中和综合评估模型(IAM)建模方...
    2025 / 02 / 27
  • 顶刊发表 | 我院双聘教师马丁制氢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编者按: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马丁团队近期在氢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连续两天在《Nature》和《Science》两大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分别聚焦催化剂稳定性提升与零碳排放制氢技术,为清洁能源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这些突破不仅展现了北京大学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实力,更为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以下文章为北京大学对两...
    2025 / 02 / 25
  • 我院双聘教师戴瀚程科普新作助力公众气候意识提升
    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科学技术普及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作为国内领先的碳中和研究机构,不仅致力于碳中和前沿科学研究,还积极相应国家号召,主动投身于气候科普工作,为推动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与行动贡献力量。 北大碳院双聘教师戴瀚程的最...
    2025 / 02 / 25
  • 我院双聘教师覃栎荣获AGU⻘年科学家奖
    近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覃栎荣获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2024年度“全球环境变化青年科学家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研究、教育和社会影响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覃栎老师致力于人地耦合系统新模型与互馈新机制的研究,力图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和中国方案。从普林斯顿到北大,从理论创新到政策实践,她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 ...
    2025 / 02 / 25
  • Nature Climate Change | 我院双聘教师刘宇揭示“双碳”政策间协同关系
    编者按:近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刘宇团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杜鸣溪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崔琦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羊凌玉博士等学者,在碳中和政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从组合定序视角切入,系统揭示了中国碳中和政策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为“双碳”目标的有序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
    2025 / 02 / 25
  • Science | 我院双聘教师周欢萍太阳能电池研究再创佳绩
    编者按: 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周欢萍团队再次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一周内在《科学》杂志上连续发文两篇,提出了发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为实现兼具高效率和稳定性的新一代光伏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案。 以下为北京大学的相关报道: 仅一周的时间,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欢萍教授连续两度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科学》(Scien...
    2025 / 02 / 25
  • Science Advances | 双聘教师林金泰揭示温度对老人死亡风险影响
    编者按: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之一。近期,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定量揭示了温度变化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研究成果以“中国老年人对温度相关死亡风险的脆弱性”(ElderlyVulnerability to Temperature-Related Mortality Risks inChina)为题,2025...
    2025 / 02 / 25
  • 第三届北京大学碳中和综合评估模型暑期研讨会活动通知
    第三届北京大学碳中和综合评估模型暑期研讨会 旨在促进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研究交流与技术创新 2025研讨会报名正式开启! 今年七月,燕园见! 一、活动介绍 气候变化是21世纪最紧迫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综合评估模型(IAM)不仅是气候政策分析的有力工具,也为可持续发展进程提供关键支撑。通过量化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经济发展和社会行动等多方面的复杂动态交互关系,IAM已成...
    2025 / 01 / 20
  • 烟台市副市长张志新一行访问北大碳院
    由烟台市政府联合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于联合国巴库气候大会(COP29)现场发布。2025年1月14日,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在北大碳中和研究院会见烟台市副市长张志新一行,双方围绕《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的落实进行了深入讨论。烟台市政府副秘书长王语堂、烟台市政府办公室科长张建、调研一科副科长邱鹏飞,及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
    2025 / 01 / 17
  •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中德二轨对话第四工作组召开2025年度首次工作会议
    2025年1月8日,中德政府间二轨对话第四工作组召开2025年度首次工作会议。中方牵头专家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气候未来全球创新实验室发起人兼首席科学家王彬彬与德方牵头专家波茨坦大学全球生态学教授Wolfgang Cramer共同主持会议,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气候伙伴关系项目主任Janto Hess特邀与会。中德专家团队围绕年度计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 中德气候变...
    2025 / 01 / 15
  •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暨未来发展座谈会
    2024年12月20日,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召开了2024年工作总结暨未来发展座谈会。碳中和研究院领导和教职工团队与陶澍院士等来自北京大学不同院系的40余名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出席了会议。座谈会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彭建主持。 座谈会现场 彭建主持座谈会 首先,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国...
    2024 / 12 / 27
  • 2024年北京大学-必和必拓“碳与气候”博士研究生未名学者奖学金论坛顺利举行
    2024年12月18日,北京大学-必和必拓“碳与气候”博士研究生未名学者奖学金论坛在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顺利举行。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宁,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张海滨,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王彬彬,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现代农学院副教授解伟,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戴瀚程,北京大学研...
    2024 / 12 / 20
  • 工作总结|活跃在 COP29的北大碳院代表团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1日至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北大碳中和研究院全方位、多角度积极参与,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绵力。 COP29预热阶段,北大碳院创新组织北大-巴政气候周,策略展现中法联合领导力;COP29期间,北大碳院主办中国角主题边会1场、发布报告2份,启动C Force国际合作新平台,并从多...
    2024 / 12 / 16
  •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朴世龙院士团队与张尧研究员团队揭示动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变化的不同机制
    作为生物响应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之一,过去几十年间植物和动物的物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有研究表明,营养级内部和不同营养级之间的物候变化速度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扰乱营养级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但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区域尺度上单一物候期的变化,在全球尺度上,仍然缺乏植物和动物全生命周期物候不同步变化的系统性证据。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朴世龙院士团队与张尧研...
    2024 / 12 / 12
  • 中德二轨对话第四工作组举办“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国际专家研讨会
    2024年12月11日,中德政府间二轨对话第四工作组成功举办第二次国际专家研讨会。第四工作组的任务是围绕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关系展开交流对话与联合研究,为中德两国政府的相关谈判提供支撑。第四工作组的中方牵头专家为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耶鲁世界学者王彬彬,德方牵头专家为波茨坦大学全球生态学教授Wolfgang Cramer。 国际专家研讨会为第四工作组探索的创新机制,...
    2024 / 12 / 11
1 2 3 4 5
第1页
  • 1
  • 2
  • 3
  • 4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