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大学堂暨碳中和大讲堂第五讲成功举行
欧美委员会前主席解析世界新秩序下的中欧能源合作
2025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值此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2月28日,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光华管理学院及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大学堂暨碳中和大讲堂第五讲,特邀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H.E.Romano Prodi)阁下以"新世界秩序下的国际关系、中欧合作与能源产业的演进"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本次讲座吸引了三百余名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报告厅座无虚席
罗马诺·普罗迪阁下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教授主持本次大讲堂。张海滨教授强调,普罗迪先生不仅是国际政坛的资深领袖,还担任北京大学阿涅利意大利文明讲席及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联合荣誉主席,对中欧关系有着深刻见解,对普罗迪先生的莅临表示诚挚感谢。张海滨随后详细介绍了北大大学堂和碳中和大讲堂两大知识分享平台的发展历程与学术使命,并阐明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意义。
张海滨教授主持讲座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刘俏教授作开场致辞。他指出,当今世界的两大挑战是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两者密切相联,走向碳中和不光对当前的商业体系构成挑战,也催生了新的产业,改变了整个商业格局。刘俏教授高度评价了普罗迪先生在政界和学界的卓越成就,期待本次讲座能成为深化中欧合作、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契机。
刘俏院长作开场致辞
普罗迪先生在主旨演讲中系统剖析了当前国际关系的深刻变革。他指出,在新世界秩序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正在重塑全球格局。就能源领域而言,普罗迪先生详细解读了欧洲能源结构的现状与挑战,包括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转型路径,以及欧洲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的战略布局。
罗马诺·普罗迪先生作主旨演讲
接着,普罗迪先生对中欧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客观评价了中欧在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了乌克兰危机等国际事件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普罗迪先生对新一代领导人推动中欧深化合作充满信心,并提出了具体的合作建议。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核能发展、欧盟能源一体化、中欧脱碳合作等热点话题与普罗迪先生展开深入探讨。
自由讨论环节
主办方代表为普罗迪先生颁发碳中和大讲堂演讲纪念牌
张海滨向普罗迪先生赠送碳院纪念品
最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为这场精彩的讲座画上圆满句号。
部分与会者合影
北京大学·大学堂 顶尖学者讲学计划
设立高端讲学平台、邀请顶尖学者来校讲学,既是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的体现,也是北大汇聚拔尖人才、繁荣人文学术的不懈追求。历史上,无论是五四时期杜威、罗素开风气之先的系列讲座、授课,还是新时期詹明信的“西方文化理论”专题课、德里达的师生座谈,都曾引领中国思想文化革新的潮流,对促进北大学术与国际学界的平等、深入对话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这一传统的延续,北京大学在光华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下,于2012年正式设立“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Peking University Global Fellowship)。该计划旨在面向全球,广泛邀请各领域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眼光的顶尖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开设课程、合作研究,分享世界最前沿的思想和智慧,交流本领域的学科动态和研究进展,增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综合竞争力。
碳中和大讲堂
碳中和大讲堂由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光华管理学院联合发起,聚焦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制订和目标实现的重点学科与领域,邀请国际国内顶尖大师级学者或行业权威专家,围绕科学原理与价值基础、政策规划与实现路径、产业技术与区域实践、全球气候治理等内容展开,促进学科交叉和跨界知识融合。碳中和大讲堂旨在打造成为服务国家碳中和理念发展、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的聚集地与传播地。
撰稿 | 徐天童
排版 | 徐天童
审定 | 王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