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韩国首尔大学环境研究院共同举办碳中和与温室气体收支研讨会
2024年7月9日-11日,应韩国首尔大学Sujong Jeong教授邀请,北京大学副校长、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朴世龙院士一行抵达首尔,出席“第一届北京大学-首尔大学碳中和与温室气体收支研讨会”。研讨会汇聚了首尔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十余名科研骨干,共同探讨温室气体收支核算,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途径以及拓展区域合作的有效方法,并分享了各自在碳中和与温室气体收支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
朴世龙院士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本次会议是疫情后首次聚焦碳中和的中韩线下研讨会,旨在深化双边合作,共同探讨碳中和下的创新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凝聚中韩“双碳”力量,服务“双碳”战略。随后Sujong Jeong教授向所有与会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表达了对研讨会圆满成功的诚挚祝愿。
朴世龙院士致辞
Sujong Jeong教授发言
会上,中方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碳中和与温室气体收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涛研究员作了关于“青藏高原碳收支”的主题报告,深入剖析了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研究现状,并分享了在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汇算的最新成果。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王旭辉以“中国温室气体收支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为题,分享了他在温室气体收支核算及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的最新进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宜龙研究员以“GONGGA大气反演系统的建模与观测”为题,详细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大气CO2反演系统“贡嘎”在青藏高原的构建历程及其应用表现。北京大学博士后王锴、张亮亮,博士生高远怡汇报了碳循环变异、渔业以及农业碳排放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与与会专家和学生就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
与会的韩国学者们就韩国在国际碳中和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展示。首尔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Chaerin Park博士系统介绍了韩国碳计划及其在评估模型开发和绿色减排策略方面的前沿进展。其后,Dong Yeong Chang、Sojung Sim、Jonghyuk Lee、Jaehyun Lee、Jongho Kim和Youngjun Kim等来自韩国高校的学者们深度分享了各自在韩国碳排放和甲烷排放的监测技术、陆地碳汇的遥感观测技术、基于AI的碳监测和预测技术以及大气反演模型SNUPI创建等方面的相关成果。
与会专家专题报告(从上到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涛研究员、北京大学王旭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宜龙研究员、首尔大学Chaerin Park博士)
北京大学-首尔大学碳中和研讨会的顺利举行,体现了两校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的高度重视,展示了双方在碳中和相关研究中密切协作的潜力。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通过领导全球碳计划东亚温室气体收支评估项目(RECCAP2-East Asia)促进了中韩两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温室气体收支研究。展望未来,双方的合作有望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东亚力量。
第一届北京大学-首尔大学碳中和与温室气体收支研讨会合影